|
形声字太神奇了!这里的奥妙就在于,造字者让最初的象形字同时扮演表意与标音两种角色,用做表意时,它是偏旁,用做标音时,它是声符,同时携带着意义信息。形声字化解了表意与标音的矛盾,其组成方式就像八卦的阴阳鱼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对立统一。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,一向认为形声字中意符比声符重要,现在我才明白,意符只是表明了这个字的意义范围,真正能显示这个字个性的是声符中携带的意义信息。声符“叉”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。叉,指事字。像在一只手的分叉处加了一个指事符号。“叉”的本义是手指相交错。以“叉”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:杈,本义是树木的分叉。衩,本义是衣服旁边开口的地方。汊,本义是水流分叉之处。钗,本义是妇女的一种发饰,形似叉子,插在头发上。这几个字一看就是一奶同胞,是由一个母字(一代声符)“叉”加上不同的意符造出来的。其思路大约是这样的:人们本来是把手指相交错叫做“叉”,后见到树枝分叉,联想到手指分叉,也就称之为“叉”,看到衣服分叉,也称之为“叉”,看到水流分叉,也称之为“叉”,看到头饰分叉,也称之为“叉”。后为了加以区分,树枝分叉加“木”旁,衣服分叉加“衤”旁,水流分叉加“氵”旁,头饰分叉加“钅”旁(金属制品),以标明其类别。 |
|